AG真人官方平台我们的地球如此美丽,也如此脆弱。伴随数百年工业化进程,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当前,世界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的时代之问。
习深刻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新时代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一重要思想以其深厚的人民情怀、文化情怀和天下情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邃思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本报告从绿色低碳转型的中国行动、环境污染防治的中国决心、生态保护修复的中国奇迹、倡导绿色生活的中国风尚等多方面,生动展现习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阐释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世界贡献。
我们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生态文明思想。从中国的创新理论发展逻辑看,这一重大思想源于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
习历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看得很重,历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早在4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他就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他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系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前瞻性论断,领导筼筜湖综合治理,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时代以来,习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历史特点,是在世情国情社情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作出的科学解答。
时代呼唤: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从未如此迫切。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使全球生态失调、环境污染、资源紧张、气候变异,制造了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灾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国际社会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艰巨努力,可谓步履维艰。令人扼腕的是,国际舞台上出现的“生态治理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使本来就十分艰难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习站在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而不懈努力,展现了发展中大国的使命担当和胸襟格局。
历史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史地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中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正需新的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习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民心所向: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战略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高。过去人们“盼温饱”“求生存”,现在则是“盼环保”“求生态”,希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以构建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现代化困境,成为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战略突破。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环境与民生关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进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
习生态文明思想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总结,是一个集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理论体系。这一重大思想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涵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历史依据、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等基本问题,其主要方面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十个坚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合体,共同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
从价值层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现实地看,生态文明也是关系中国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得好,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执政基础就更加稳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文明的延续,为了满足当下和今后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蕴含的“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基本观点,在叙事主体和时间线上相融相通。
从认识层面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实现自身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具有绿色性、协调性、公平性等特点。中国追求的生态文明首先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和合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的文明,不仅体现在生态友好性上,同时也体现在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上,是能够满足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文明。由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超越国家边界,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地一域,是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达到的一种命运共同体,必须通过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才能真正实现。
从实践层面深刻回答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生态文明思想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生态环境问题,但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问题,需要探索务实有效、多措并举的实践路径。习提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就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仅决定发展的质量,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这些路径方法是中国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必须在继续推进中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
习生态文明思想是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随着实践深化不断丰富完善。2023年,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四个重大转变”——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与“十个坚持”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进一步概括了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创新发展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崭新篇章。
习生态文明思想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全球、着眼未来,倡议文明互鉴、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绿色繁荣、系统治理、务实合作,系统阐释和科学谋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大原则,凝结了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
文明互鉴彰显开放包容胸襟格局。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应该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中国提倡的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新形态,它将许多西方国家认为互不相干的“文明”与“生态”融为一体,是一种新的生产生活生态的组织形式而非意识形态概念,也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一种延续,但并不是固步自封、自说自话,而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充分汲取世界各国关于自然、保护、发展等的优秀文化营养,在目标、路径等方面与世界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特别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体现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关系。这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共生指引人类永续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和自然要融为一体。习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辩证地看,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世界各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也都很早就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反击是对人类试图控制自然的报复”。中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既不是匍匐于自然之下,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协同推进自然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自律自觉。2021年云南野生大象北上南归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新图景。中国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现代化道路新选择。
以人为本凸显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的奋斗目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就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认知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优美生态环境的享有权、知情权、参与权。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同时,要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新时代以来,北京大气污染治理交出高分答卷,实现了从“APEC蓝”“阅兵蓝”到“冬奥蓝”再到“常态蓝”,赢得人民群众一致喝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中国是一个以人民福祉为念、以人类前途为怀的国家。习强调,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福祉,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绿色繁荣创造经济发展重大机遇。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决定发展的成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推动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当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从全球来看,各国均在制定并实施全面绿色转型战略。全球各国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致力于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发展共识,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系统思维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文明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在领导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方面,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其他各方面建设息息相关,必须采取经济、法治、政策、市场等全面系统的手段措施进行精准科学的治理。另一方面,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习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出,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智慧策略和方法路径。
务实合作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也都无法解决。习倡议,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他多次提出,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努力推动建设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我们重申,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母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使用的表述”,要求“开展最广泛的国际合作来加速解决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问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等。唯有并肩同行,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时代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生动彰显出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中国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进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绿色转型,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明显增加。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含金量”显著提升。
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2012至2023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谋发展,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谈保护,并不是束缚手脚不发展,而是要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以强化区域协作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工业领域推动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农业生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等举措,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
京津冀及周边的6省市国土面积只占7.2%,曾经一度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集聚,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这一区域秋冬季节空气重污染曾经多发频发,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等问题。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这一区域新兴产业“强劲筋骨”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科技赋能下“脱胎换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源型产业有序发展,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中国充分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提升引领作用,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曾经“病了”。从2016年开始,习开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药方,先后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长江经济带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沿江11省市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落后产能上做“减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形成集聚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走廊。湖北宜昌等地着力化解“化工围江”难题,推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同时,引导化工企业在转型中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如今,长江经济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十八大以来,习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母亲河黄河的未来作出深远谋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率先突破,发挥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表率作用,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的第一梯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水平整体提升。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习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高耗能原材料产业的比重也较高。总体上看,能源总需求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也呈缓慢增长趋势。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并为之付出切实的努力。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各有关部门出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31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中国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到2023年的55.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9.7%提高至17.9%。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已成为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截至2024年7月底,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约6年半实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所承诺的“中国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气候治理政策工具。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先后启动,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碳市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从制度上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2018年4月,习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出顶层设计。
从生态产品到生态旅游,从横向生态补偿到用水权用能权交易等资源有偿使用……相关部门会同地方开展不同形式的试点,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业开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等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形成一批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曾经,中国北方秋冬季雾霾频发、部分河湖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习指出:“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动力。2018年、2021年,《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相继印发。在党下,中国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响了史无前例、规模巨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形成了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方法经验,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偏公路等状况,决定了中国大气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2013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国在10年时间内接续出台三个“大气十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中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钢铁产能3亿吨、水泥产能4亿吨;95%以上煤电机组和45%以上的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燃煤锅炉从近50万台减少到不足10万台;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约3900万户散煤治理。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超过400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十年前的不到20%提高到2023年的70%以上,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54%,重污染天数下降83%,优良天数比例连续4年达到86%以上,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中国持续推动噪声污染防治,解决百姓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会同15部门印发噪声污染防治领域首个行动计划《“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4000余个自动监测站点,28万家工业企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1000余个噪声案件开展督办,受益群众数十万。2023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87%,比十年前提高15个百分点。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重拳减排、铁腕治污,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治水理念从单纯治水,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水环境治理抓牢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倒逼岸上各类污染源治理。同时,水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生态用水保障持续加强。中国坚持依靠制度力量守护碧水长流。推动出台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设立七大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健全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2023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9.4%,比十年前提高了25.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水质保持Ⅱ类。在长江沿线,“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在黄河流域,山西晋祠千年古泉30年来首次复流。
中国持续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紧盯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沿海战略交汇点,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施治,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从企稳向好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转变。据统计,2023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5%的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13.7个百分点,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后消除了“不健康”的状态,20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呈现出“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优美景象。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国紧紧围绕“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制度体系。制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控源头、防新增、重监管,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强化精准溯源、断源,推动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消除一批污染隐患。推动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违规开发利用监管,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环境管理。推动“以地适种”安全利用,在黑土地落实用地养地措施,在盐碱地统筹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中国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环境两方面着手,推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评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增完成行政村环境整治6.7万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超过4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固废污染治理成效逐步显现。中国自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洋垃圾”禁令,经过不懈努力,如期实现了在2020年底固体废物进口清零的目标,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通过“无废城市”建设,从源头端发力,引导参与城市和地区在实施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具体工程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工业、生活、建筑和农业等领域的固体废物实际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此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拓展延伸。
习指出,我们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逐步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由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的转变,从山顶到海洋、从高原到平原、从国家到地方的生态保护修复“蓝图”基本形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促进自然恢复。中国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就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必须尊重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中国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编制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巩固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为依托的“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实现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园内旗舰物种数量明显增长。目前,中国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明确,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及海岸带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截至2021年底,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7%以上,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坚持系统观念,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或者破坏时,仅依靠自然的力量进行恢复往往难以奏效,需要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使生态系统重新达到动态平衡。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态保护修复需要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
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系统全面地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研判生态状况变化情况。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提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新时代以来,中国重点加强青藏高原、三江源、内蒙古高原等重要生态屏障生态保护修复,保护好秦岭、祁连山、贺兰山等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环境。“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目前52个“中国山水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明显。
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等一批具有重要生态影响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推动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面积持续增加,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地沙化程度和风沙危害持续减轻。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对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几十年来接续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荒漠治理典范,2017年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新时代以来,习在不同的场合高频率、多角度地对绿色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习多次给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志愿者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习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垃圾分类正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当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2.6%,46个重点城市已率先建立比较完备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从自觉光盘行动到全民义务植树,从主动垃圾分类到拒绝“白色污染”,从拥抱新能源汽车到掀起跑步骑行热潮,从提倡共享经济到玩转二手交易……新时代以来,中国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全民持续提升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将绿色生活、“无废”理念普及推广到衣食住行游用等方方面面,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以来,中国直面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从顶层设计、制度创新、法治建设等方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理顺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部署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短短的三四十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所经历的工业发展路程。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流域性水体污染和局部性土壤污染等多年高增长积累的环境问题,具有复合型、综合性、难度大的特点,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习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化。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新时代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将制度建设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全方位布局、系统化构建、多层次推进,将“中国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坚持全方位布局。中国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中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等基础性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坚持系统化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注重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既覆盖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管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也覆盖各重点区域、各环境要素。不仅关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注各制度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坚持多层次推进。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大胆试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四省相继开展试验区建设,陆续形成一批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制度成果,改革经验“由点到面”进行推广。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十八大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进入立法力度最大、监管执法尺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严密法治体系。进入新时代,中国着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构建科学严密、系统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明确了对环境违法行为加律制裁的具体措施,确立了按日连续处罚、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2020年5月通过的民法典,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用专章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作出规定,并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方面及湿地保护、生物安全等生态要素方面的生态环境单项法全面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10余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相继出台,填补有关领域的立法空白,涵盖各类环境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法律规范更加明确具体。
当前,中国现行有效的生态环保类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生态环保领域形成了由1部基础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若干部涉及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噪声、海洋、湿地、草原、森林、沙漠等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4部特殊区域法律组成的“1+N+4”法律制度体系。
强化执法效能。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时代以来,中国突出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法定化,把全部执法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力度,始终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
生态环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真实施环境报告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地各部门借助六五环境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
生态环境法律实施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人大常委会从2018年开始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法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听取审议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扎实有力。2023年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开展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2906起,罚款4.71亿元。全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7.96万份,罚没款金额62.7亿元。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发电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依法对环境资源犯罪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连续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自2021年起将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纳入专项行动。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一大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被严厉查处,有效遏制同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在责任层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起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特别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别墅、海南一些地方违规围填海进行开发、滇池长腰山过度开发等问题的成功整治,得益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这把“利剑”。
在管理层面,中国通过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
在市场层面,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利用市场机制调节不同区域间的生态环境利益关系。
新时代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波澜壮阔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彰显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些宝贵经验启示为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
破和立的辩证统一。“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习明确强调要先立后破,把其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论之一。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准确把握破和立的辩证关系。比如在制度体系设计上,通过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等,贯彻新发展理念,破除“唯GDP论”;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强调对传统行业不能简单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近和远的辩证统一。习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看眼前,而忽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抓当前之事,也要谋长远之势,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事。
中国既立足当下,出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集中攻坚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着眼长远,通过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科学引导绿色低碳转型。
点和面的辩证统一。习强调,“要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改善,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
2015年以来,中国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深入推进重要湖泊和重点海域水环境治理,同时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强化区域流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陆地海洋的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践证明,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治理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章,要求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强劲的动力。当前,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依然迫切。必须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
在根本保证上,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压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中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和维护党中央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在目标导向上,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继续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制度,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率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在重点方向上,不折不扣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保障。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习倡议国际社会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担当,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是中国的使命与担当。习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着重强调“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提供了坚实支撑。习生态文明思想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整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人类的命运与地球上广泛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为保护这颗蓝色星球、共同建设绿色家园,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生态挑战提供思想借鉴、注入强大信心。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也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价值,充分展现了习“以天下为己任”的天下情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跨界性,使得单一国家或地区难以独立应对。习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这是中国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携手共行天下大道的生态智慧和务实举措。
习生态文明思想造福中国、光耀世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惠及全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尼格尔·托平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用诗歌般的语言描述经济和科学,这是一份“独特的中国礼物”。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说,“非常感谢中国给世界提供了‘生态文明’概念,并以此来命名我们所希望的共同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走向世界。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全球性会议。一系列热烈共鸣,充分印证了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世界意义、全球贡献,彰显出独特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新时代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快速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还向国际社会宣布,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中国能源绿色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引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并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从2005年开始,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50%以上。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向全球市场提供了60%的风电设备、70%的光伏组件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碳减排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指出,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长期以来,中国持续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项目、举办能力建设交流研讨班等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54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举办300多期能力建设研讨班,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次培训名额。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与超过40个国家的17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中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作为COP15主席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分两个阶段成功召开大会,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推动达成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一揽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率先发布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成为“昆蒙框架”通过后第一个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计划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注重加强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先后建立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与肯尼亚合作编纂肯尼亚首部国家植物志《肯尼亚植物志》,填补该国植物资源研究领域的空白。与俄罗斯、蒙古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合作,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其中,中俄跨境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数量持续增长,野生东北虎开始在中俄保护地间自由迁移;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有效保护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余年,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分级保护与管理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对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中亚地区进行节水修复、推动咸海生态治理,在蒙古国进行草地固碳和水资源保护研究、支持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等。目前,中国已有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两次荣获“湿地公约奖”。截至2024年2月,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共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定国家重要湿地58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903处。
中国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最佳践行者之一,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中国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在宁夏共建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在甘肃打造国际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术援助交流平台等。中国民间也有很多治沙故事,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中国坚定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多渠道、多形式、深层次开展互利共赢合作。积极推动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涉海国际条约落地见效,加入《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南极条约》等30余项涉海领域多边条约。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主动实施公海自主休渔,参与联合国全球海洋环境状况定期评估。2022年,中国在联合国海洋大会上发布《蓝色伙伴关系原则》,发起“可持续蓝色伙伴关系合作网络”和“蓝色伙伴关系基金”。牵头建立并运行了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和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围绕海洋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与东亚及东盟国家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始终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如期实现了各阶段履约目标。履约30多年来,中国在氟化工生产、制冷、泡沫等十多个行业开展淘汰和替代行动,对上千家企业开展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和替代,关闭了100多条生产线,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量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同时累计避免了260多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为推动全球臭氧层逐步恢复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减缓气候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10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达成《基加利修正案》,决定对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实施管控和削减。2021年4月,习亲自宣布中国接受《基加利修正案》,加强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开启了协同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新篇章。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指出,“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习生态文明思想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在全球点燃合作之灯,照亮绿色之路。
在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习强调“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与各国一道,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继续与世界携手同行,推进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共享绿色技术、经验和资源,加强绿色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鼓励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力。引领全面平衡有效执行“昆蒙框架”,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发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多层面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上合组织环保信息共享平台,拓展多双边对话合作渠道和机制,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行动和积极成效。
习生态文明思想为东方大地带来一场变革性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就并惠及全球。中国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与世界一道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体现,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典案例与重要指引。
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引领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光明之路,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梦想,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推动世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必将为保护地球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习:《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版。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
3.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编:《习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4.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8月版。
6.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习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版。
7.中央宣传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2月版。
9.习:《关于〈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新华社,2013年11月9日。
10.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22期。
11.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求是》,2022年第21期。
12.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13. 习:《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版,第44页。
14.《习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新华社,2023年5月21日。
15.《习在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线.《习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线.《习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全文)》,新华社,2013年3月23日。
18.《习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新华社,2022年11月7日。
19.《习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线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线.《习在甘肃、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纪实》,新华社,2024年9月14日。
22.《习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掀起造林绿化热潮 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李强赵乐际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参加》,新华社,2023年4月4日。
23.《习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新华社,2022年6月5日。
24.《习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中国 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参加》,新华社,2020年4月3日。
25.《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韩正讲话汪洋赵乐际出席》,新华社,2018年5月19日。
26.《习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社,2015年1月22日。
27.生态环境部:《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2024年5月。
28.生态环境部党组:《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求是》,2024年第21期。
29.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
30.《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6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评》,新华社,2017年2月2日。
31.《引领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新华社,2023年12月13日。
32.《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16年1月13日。
33.孙金龙:《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人民日报》,2024年8月30日。
34.黄润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学习时报》,2023年9月8日。
35.李宏伟:《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建美丽中国》,《经济日报》,2024年10月8日。
《让世界读懂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习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实践与世界贡献》智库报告课题组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任组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吕岩松任副组长,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任卫东任执行副组长,课题组成员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习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成。课题组成员包括习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胡军、俞海、张强、宁晓巍、王鹏、李妹洋、马竞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成员包括、张旭东、陈芳、薛颖、崔峰、刘华、周相吉、程征、高敬、童芳、张海磊、葛晨、胡璐、康锦谦、申丽、窦书棋。图表由新华社四川分社李婷玉制作。
课题自2024年7月立项启动,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习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历时四个月共同撰写、修改、审校完成。